【濉溪抗战】宿西人民抗日斗争第一枪:西二铺打鬼子

来源:陆建   发布日期:2025/9/28

  1938年5月19日宿城沦陷后,宿县抗日救亡社成员分赴津浦路东、路西各地,积极发动群众,着手组织抗日武装,抗击日寇的侵略。

  在宿西地区,赵汇川、吕子荣等人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吕子荣任队长,该游击队后被编入宿县抗日游击总队第二大队),活跃于西二铺及诸阳山一带,成为当地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

  7月14日(农历六月十七日),在集上收烟款的李乐三向吕子荣报告:二铺南李圩孜有国民党败兵扔下的一批枪支,被当地老百姓捡去了。吕子荣闻讯后返回雾子山,随即率领游击队前往二铺西南的彭家村。见天色已晚,游击队计划在此住宿,第二天再去取枪。不料,宿县抗日游击总队司令周龙凤派人送来紧急消息,说有一队日军正沿隋堤从西边开来,需密切监视。吕子荣当即决定将队伍带回二铺北的大张家驻扎。

  次日清晨,游击队干部正在开会,突然传来炮声。据当地群众反映,炮声是从西边五铺传来的,推测可能是日军的败兵快过来了。游击队领导人认为既然是败兵,就可以打,于是派人前去侦察。不多时,侦察人员回来说,日军已抵达附近,其前哨部队才 20 人左右。游击队当即兵分两路设伏,一路由张廷俊带领30多人在大黄庄南的秫地埋伏,负责从左侧袭击日军;另一路由吕子荣、赵汇川率领 30 多人前往大黄庄西北的三尖坑隐蔽,准备从右侧发动攻击,形成夹击之势。

  游击队刚进入阵地,日军的先头部队便已抵达。左侧埋伏的游击队率先开火,右侧队伍紧接着展开攻击。战斗过程中,西北方向突然传来马叫声,游击队担心日军骑兵增援,不敢恋战,为避免陷入不利境地,两路人马主动撤至大黄庄北面的大刘庄东头。此战中,战士冠绪孝不幸壮烈牺牲,队员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为战友报仇。于是,游击队领导带领队伍东进至吕圩孜一带,准备再次截击日军。

  日军在二铺集西大黄家遭遇袭击后,打算先到二铺进行短暂休整,午后继续向宿城进发。他们万万没想到,游击队早已在吕圩孜庄南设下埋伏,等候多时。

  此次游击队仍沿用之前的打法:张廷俊带领战士在庄南宿永公路北的乱坟岗隐蔽待命,吕子荣和赵汇川则率领队员在庄西埋伏。当日军抵达时,游击队员们立即射出复仇的子弹,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纷纷趴到路沟里窥视。当发现游击队人数不多、火力较弱后,日军便用机枪、小炮向游击队阵地射击,并派出骑兵企图包抄游击队。

  在战斗正激烈时,吕子荣因担心张廷俊那边的战况,离开自身阵地前去协助指挥,途中不幸中弹牺牲。

  此次战斗,游击队虽然只打死打伤的鬼子10多人,还牺牲了吕子荣、冠绪孝、陈国标、殷文山、王德胜、吕运玺等6人,另有9人受伤,但极大地鼓舞了宿西人民的抗日士气,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响了宿西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宿西人民抗日斗争的序幕。

     

地  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备 案 号:皖ICP备20013687号-1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濉溪县委员会
联系我们:0561-607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