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尚有一分精力,一定贡献给人民——史广敬同志传略

来源:陆建   发布日期:2024/3/28

  史广敬同志,濉溪县百善镇史庄人,1887年出生于一个贫雇农家庭。

  史广敬10岁时,家里穷得实在生活不下去,全家逃荒到凤台县北大江家,父亲给地主江聋子当长工,年幼的史广敬给地主放牛。为了不让3岁的弟弟饿死,只好送给人家。在凤台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没日没夜地苦干,生活仍难以为继,只好又回到家乡。史广敬13岁时,母亲因常年挨冻受饿,积劳成疾去世,11岁的妹妹给人家当了童养媳。父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父亲体弱多病,再加上眼疾,50岁被地主解雇,为了生存,外出讨饭,饥寒交迫,惨死他乡。史广敬成了孤儿,从14岁给胡楼的陈姓地主当佣人,后在陈家当长工。长期贫困的生活,造就了史广敬吃苦耐劳的品格。

  史广敬的家乡百善是党组织活动较早的地区。1926年春,中共百善支部成立,赵西凡任书记。在赵西凡等人的教育启发下,史广敬渐渐明白了一些革命道理,思想觉悟得以很快提高,坚定了革命信念。1928年春,经赵西凡、陈钦盘介绍,史广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史广敬入党后,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协助陈钦盘、赵西凡在百善等地成立扒粮会、光蛋会、农民协会等组织,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同恶霸地主开展斗争。当时,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十分紧张,上级党组织要求党员筹集募捐革命活动经费。为筹集经费,他卖掉了自己仅有的一条棉被。为开展革命工作,他卖过油条、纸烟,甚至讨过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始终没有改变对党的忠诚,一心一意地为党工作。

  1930年6月以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开始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要求各地党组织建立农民武装,举行武装暴动。为执行中央的决议,百善、临涣等地的党组织纷纷组织农民武装,准备开展暴动。史广敬负责各地的联络工作。当时,党组织活动的中心是百善的胡楼和临涣的徐楼。史广敬日夜往返于百善、临涣等地,传达暴动计划,联络各支武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暴动武装首先攻打百善团防局,史广敬也参加了战斗。暴动失败后,史广敬积极寻找党组织,在蚌埠,他找到了中共长淮特委书记朱务平,被安排担任长淮特委的交通联络员。为完成任务,史广敬以卖纸烟作掩护,经常往返于蚌埠和怀远之间,把特委的指示传达下去,把各地党组织的发展情况和农民运动情况向特委汇报。

  1931年秋,史广敬从蚌埠回到家乡,一面联络徐清海、徐志友等党员开展秘密活动,一面设法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年11月,中共宿县中心县委书记汤涤非未经批准,擅离职守,史广敬和戴瑞璞(蕴山)、盛瑞堂一起重组宿县县委。三人作了具体分工,史广敬负责宿西地区。史广敬回到宿西后,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建立农民武装,组织农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先后恢复了中共徐楼、七闸口、胡楼、马乡和百善支部。1933年5月,史广敬任中共宿县县委组织部长。同年8月,中共宿县县委遭到破坏,县委书记孙达之被捕牺牲,中共徐州特委也同时遭到破坏,史广敬与党组织的联系中断。他多次设法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都没有结果。1934年,史广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徐楼、七闸口、胡楼等地调查了解党组织的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鼓励广大党员坚持斗争,注意隐蔽,等待时机。

  1938年春,史广敬受党派遣,到合肥、六安、芜湖、安庆等地联络革命力量。他坚决服从党组织的派遣,毅然前往。由于缺少路费,一路上他饿了就进村讨饭,途中渴了就喝点稻田水,夜里,房檐下、破庙内就成了他的栖身之处。就这样,他往返奔波半年,回来以后仍做交通联络工作。

  1940年8月初,史广敬冒着生命危险,把一份重要情报送到半城,在返回时,根据地负责人把13封机密信件和200多张照片交给他,让他送交活动在涡北地区的彭雪枫。为防止敌人盘查,他把信件藏在一个特制篮子的夹层,化妆成讨饭的样子,日夜兼程赶往津浦路西。途经霸王城时,被伪军盘查后关押起来。敌人把他吊到一棵大树上,用皮鞭、棍棒猛抽,直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使完了惯用伎俩,毫无所获,只得将其释放。他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步行几百里,来到涡阳西北的梨园,把信和照片交给彭雪枫,圆满完成了任务。

  1940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日军乘机加紧对我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扫荡”。1941年5月,新四军四师主力开始分批转移津浦路东开辟皖东北根据地。路西的共产党员组成中共宿西秘密县委,继续在敌后开展斗争。史广敬被党组织留了下来,负责地下交通和联络工作。

  1944年8月,新四军四师主力挺进津浦路西,开始收复失地。在宿西坚持地下工作的党员积极配合主力及地方武装,恢复宿西地方政权,领导开展减租减息、反霸锄奸斗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史广敬同广大党员一道,积极发动和领导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匪反霸和同地主的清算斗争。

  1946年,国民党为实行独裁统治,挑起新的内战,大举进犯解放区。宿西地区也遭到了疯狂进攻,党的许多干部被逮捕杀害,宿西县的军政人员被迫西撤。史广敬在完成通知各方人员撤退的任务后,宿西大部分地区已被敌人占领,设立了层层封锁线。史广敬为了同中共宿西县委同志会合,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8道封锁线,在亳县找到宿西县委。由于年长体弱不能随军,史广敬接受组织安排,回到家乡隐蔽。他潜回家乡,在百善、临涣、铁佛等地以扛长工、打短工、做小生意作职业掩护,秘密联络本地党员,开展地下斗争。随着形势的好转,他又积极参与党组织和地方政权的建设。淮海战役开始时,他已60多岁了,但仍不辞辛劳,带领民工运送粮草,抢救转送伤员。同志们怕他累坏了,劝他多休息,他却说:“革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曲折才有今天,这次大仗打好了,革命的胜利就更快了。为了支持刘邓大军打好仗,我睡不着觉。”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他又带领群众打扫战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重建家园。

  解放以后,为根治水旱灾害,开始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工程,史广敬又积极投身于水利兴修事业。他亲自带领200多名民工治理巴河,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确保工程提前按要求完工。长期的艰苦生活,史广敬体弱多病,但他仍坚持工作。1952年,组织派人送他到省疗养院疗养,他仅住了一个月就回来了。别人问他为何回来了,他说:“我闲不惯,我要工作。”

  1963年9月11日,史广敬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史广敬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工作任劳任怨,生活艰苦朴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尚有一分精力,一定贡献给人民。”

     

地  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备 案 号:皖ICP备20013687号-1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濉溪县委员会
联系我们:0561-607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