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濉溪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文明创建工作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我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县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濉溪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目标,并提出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百强县目标能否实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精神文明建设更不能忽视,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近年来,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2021年11月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全县各级各单位苦干实干、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县城文明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在“颜值”和内在 “气质”明显提高,“牛皮癣”小广告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顽固性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但对照创城测评体系和群众期盼,当前创城工作仍然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老旧问题较为普遍、群众参与创建意识不强、常态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还未有效建立等方面。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方面,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薄弱环节较多,对小区(家属院)飞线充电、不文明养犬、楼道杂物、毁绿种菜等创建顽疾问题整治不彻底,尚未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因此,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对我县创城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既是夯实文明创建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二、城市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我县城市网格在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组织体系不健全。存在网格划分不精准、多头管理、资源未有效整合等现象,网格员队伍多为村、社区在职干部,真正发挥作用的群众网格员较少。二是职责任务落实有差距。网格职能界限不清,上级指派任务网格照单全收,网格员任务繁重,同时群众对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以及网格员的职责作用的知晓率、参与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三是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网格员队伍专业化不强,综合素质及能力均有待提高,针对基层网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相对较少,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四是保障机制亟需完善。群众网格员多为义务参与社区服务,职业认同感不强,缺乏有效制度机制保障,直接影响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建议
创城工作进行到当前阶段,既要把过去的网格化经验总结好,又要把今后的工作方向把准确,就是要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持续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一)聚焦“谁来干”,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设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等形式,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让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二是优化网格划分。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全域覆盖、分类划分、规模适度、动态调整”原则,科学合理规范网格设置,以村、社区为网格,小组、楼栋为基本单元,以家庭及每个人口为对象,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网格,确保网格设置优化、精准有效,织密织牢城市管理“一张网”。三是加强队伍组建。落实专兼职人员管理,动员居住在网格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党(团)员、业委会成员、志愿者等人员积极参与,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健全网格员队伍基本信息库。
(二)聚焦“干什么”,梳理明确网格化管理责任。一是明确网格员职责。把摸底排查工作作为网格员的首要任务,组织网格员开展辖区居住人员、居住状况、文明创建薄弱环节等情况摸排,及时传递上情、汇报下情,对发现问题立即推动解决。二是明确镇村社区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由乡镇政府组织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把责任落实到网格、落实到人员。村、社区要明确专人,负责开展网格内的日常工作,认真确定工作流程,落实职责分工,确保人员在岗、责任到岗。三是明确部门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单位部门的职责任务,对网格员反映的问题要按照问题类型确定责任单位,由责任单位及时核实、解决、反馈,让网格员履职、网格运行更精准、更规范。
(三)聚焦“干得好”,高效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强专业培训。通过会议培训、现场参观学习、交流座谈等方式,加大对基层网格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照创城测评体系,开展专业培训,让网格员熟练掌握文明创建工作标准和要求。二是加强平台建设。行之有效的网格化管理离不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的支撑,要从功能性、实用性出发,着力加强网格化管理智慧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创城发现问题整改等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有效落地落实。三是加强资源统筹。推深做实文明创建县领导联系社区和县直单位结对共建活动,选派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协助网格员开展工作,让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成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力量补充,凝聚创城工作强大合力。
(四)聚焦“留得住”,持续优化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网格员选任、培训、考核奖评等制度,逐步完善网格员联系服务、公示公开、工作例会、巡查走访、报告反馈、分级处置等基本工作制度,确保网格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结合实际,落实必要工作经费和网格专职管理服务人员工作薪酬,以通讯补助等形式对网格员(在职干部除外)给予适当补助,切实发挥好网格的作用与功能。三是强化舆论保障。持续打造“好人濉溪”精神品牌,选树一批履职尽责、群众认可的优秀网格员,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激励带动群众,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全民创建的良好风尚。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我县正处于“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坚持树牢“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进一步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奋勇前进,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持续夯实文明创建基础,推动创城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常态做,撬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全民参与、全域创建”的工作格局,绘就全民共治共享“同心圆”,奋力实现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