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古城石板街上的红色火种

来源: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2/5/11

  在濉溪古城石板街里,重新复建的淮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濉溪支部旧址陈列馆,作为濉溪红色革命火种的发源地,每天接待着许多人参观、学习。

  上世纪初,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淮北地区一些进步青年,为寻求救国之道,分赴外地求学。许多进步青年在读书期间,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淮北地区党组织的诞生,创造了思想上、组织上的条件。

  1924年,濉溪口进步青年郑子瑜、王建东在济南求学,假期回到濉溪,联络进步青年学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25年初,郑子瑜、王建东从济南回到濉溪,介绍梁宗尧、文天情、刘景春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濉溪口成立濉溪沪案(上海“五卅”惨案)后援会,组织了示威游行、募捐活动。同时成立了中共濉溪临时小组。后来,又发展张灿五、苏少立、王友石、余亚仙、丁茂修、张协五、萧亚珍等人参加中国共产党。经与中共中央联系,同年8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濉溪支部,实现了淮北地区党的力量从无到有的转变,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引导着淮北地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濉溪支部成立之初,有党员12人,苏少立任书记,支部下辖中共濉溪小组、刁山小组和濉溪通讯小组。支部利用自编、自刻、自费印发的《皖邮之光》,宣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之后,郑子瑜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濉溪支部的组建情况,得到批准,中共濉溪支部隶属中共中央直接领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濉溪支部成立后,淮北地区成立了中共临涣特别支部、中共宿县(临涣)独立支部及群团组织,党组织逐渐壮大,组织群众开展一系列反抗压迫的斗争,迅速掀起工农运动热潮。淮北地区党组织领导了农协会开展抗烟捐、抗银米的专项斗争,组织发动了烈山煤矿工人和烈山船运工人、濉溪酒业工人举行同盟罢工。同时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指示,开展兵运和其他革命活动。

  2021年7月,中共濉溪支部陈列馆在濉溪石板街建成,展现了当年党支部成立时的场景,展示着建党初期的濉溪革命史实。陈列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濉溪的传播,中共濉溪支部的成立,濉溪党组织发展壮大以及濉溪早起党史人物。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无不见证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陈列馆建成开放以来,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已成为濉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新阵地,也成为广大群众的“红色打卡地”。每逢节假日,陈列馆迎来一批一批的青少年学生和游览群众,在这里接受红色革命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中共濉溪支部这一处革命遗址就是一段记忆,一段英烈故事就是一种力量。遗址无声,碑文无言,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

     

地  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备 案 号:皖ICP备20013687号-1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濉溪县委员会
联系我们:0561-607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