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勇—— 一位“公益大使”的情怀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08-06-03
姚 勇——                                    
一位“公益大使”的情怀
 
 
      淮北顺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濉溪县第六、第七届政协常委姚勇,靠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开夫妻烟酒店起步,“以信为本,以德经商,以诚待人,以和为贵”,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2003年银河纺织厂破产拍卖,他在中标后注资一千多万元,重新组建了淮北市顺达纺织有限公司,安置下岗人员200多名。按照 “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2006年7月又成功收购市副食品公司。顺达公司现已发展成一家集酒类、糖食、饮料批发、纺织品生产和房地产开发的大型民营企业,拥有员工610名,实有资产逾亿元,企业已初具规模。
 
     致富不忘家乡。为了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家乡群众只要有困难,他都是尽力相助,少则几百上千,多则数万。2003年3月陈老家小学校舍危房没有钱维修,他捐助3万元,改善了乡村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家乡的路况很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不便,他主动捐助8万元,为村民修好了致富路。为了感谢他,村民把此路命名为“姚勇路”。在家乡,一提起姚勇,男女老少无不交口称赞。
 
     关爱弱势群体。2003年春节,他拿出5千元,购置生活及健身用品送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爱心。同年春天,非典肆虐,姚勇同志为防治和抗击非典捐款捐物近两万元。又是这一年夏天,濉溪县南部地区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他闻讯后,向灾区群众捐款近万元。2004年元旦,向特困职工捐助15000元;韩村一名叫吴淑玲的女孩得肾病,需要筹款治疗,2004年8月初和2005年春节,先后捐助25000元。他在北京住院期间,遇到一位因支付不出医疗费而丧失生活信心的病人,姚勇同志及时捐出4万元,给那位非亲非故、萍水相逢的人以生的希望。居民魏东风的小孩得了白血病,急需钱治疗,他二话没说,马上捐出了2万元。2005年县残联成立残疾人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在经费上遇到困难,姚勇主动捐款8000元,确保了全县近六万残疾人培训有了自己的场所……
 
     奉献希望工程。在一次政协会议上,讨论许多农村孩子失学的话题深深地刺疼了他。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把他与贫困学子相系。他经常在节日期间买些书包、本子、服装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到孩子们的家里去看望,带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鼓励。2002年11月捐款二万三千多元,资助全县二十四个乡镇的43名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完成学业。2003年5月,“春蕾计划”捐资3万元救助失学女童67名,2006年6月1日他在“爱心助学”和“春蕾计划”中捐资10万元,用于资助300名失学儿童,使她们重新回到了知识的殿堂。2003年8月,姚勇主动与有关部门及学生联系,拿出6万元资助12位被高校录取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的学子,圆了他们的大学梦。2004、2005、2006年又给予三批考取重点大学计46名贫困生每人每学年5000元的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如果他们当中有考上研究生、博士生或出国深造的,在学费方面还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构筑和谐、诚信企业。“走进顺达门,就是一家人”,顺达就像一个大家庭,员工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紧紧地拧在一起。公司员工结婚,公司管理层送去一份真诚的祝福和礼物。公司以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立足城区,放眼农村,逐步将经营业务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延伸拓展,初步构建了城乡一体的顺达营销网络。公司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地走来。顺达用爱心铸品牌,靠诚信创事业,诚信铸就了“顺达”品牌,诚信铺就了“顺达”的发展之路。
 
      身为县政协常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心系扶弱济困,致富始终不忘回报社会。一个小学生这样给姚勇写信:“姚伯伯,您一定要注意身体。您帮助了我,我决心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社会,报答您这样的好心人。”每当这时,他真像得到了报答一样,非常欣慰。由于贡献突出,2004年姚勇同志被安徽省委宣传部授予 “希望工程贡献奖”;2005年被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公益之星”、2006年被授予“中国公益大使”的光荣称号。2006年10月又被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联合会推荐为中国公益楷模并报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发行2006中国公益楷模邮票一套。2006年5月被淮北市人民政府评为“淮北市全民创业先进个人”;2006年8月被淮北市委宣传部、希望工程领导小组授予“淮北市希望工程杰出贡献奖”。
 
 
 
 
 
 
 

 

     

地  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备 案 号:皖ICP备1300985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濉溪县委员会
联系我们:0561-6075037